返回

四合院:听劝后,全院人惊了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1章 悄然而至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力量给予他莫大自信,让他的奔跑更加迅猛无双。在这快速穿梭之下,他一边施展念动力,在四九城里进行搜索。念动力犹如雷达扫描,覆盖方圆五百米的范围,让他毫不费力地发现了数个孤儿院。遍历四九城几周之后,确认共有五个。其中北门孤儿院最适合他的行动计划,因其有口水井且存有水,无疑是绝佳的隐藏地点与关键环节,李虎自然而然选择了此地作为目标。

    回家后,他整理好了行动筹备工作,计划不久后执行。第二日天明,刚刚起床梳洗完毕,便见一对夫妇携一受伤的小男孩前来。孩子的手腕脱臼了,他们是来寻求治疗。值得注意的是,夫妇带来的篮子里装着两个雏鸡崽,这令李虎稍显纠结。因为物资缺乏,食物短缺时老母鸡常常被换取粮食或是卖入市场。他辛辛苦苦两年,才积累了三十余只鸡婆。

    虽曾尝食部分鸡婆下的蛋,但积累这点鸡婆对于如今来说不算太多。毕竟灾前他已经储备了丰富的家禽,如今甚至连母鸡数量都颇为稀少。为此,在他人送来小动物时,他除了感到无奈,也明白这是身处艰难时刻的一种馈赠。紧接着,李虎迅速给孩子做了骨折接驳,治疗过程结束,得到了两个新生命。他将雏鸡放到已显得有些空荡的鸡窝里,虽空间内部的鸡鸭鹅数量不少,但相比之下似乎仍有些孤单。

    在空间内,他放养了几只硕大强壮的家禽,因空间内的食物过剩,只需随意投喂即可满足它们的需求。然而,从不会携带空间里的禽畜到家里来,最多私底拿出些鸡蛋。空间中的家畜一旦繁殖过度,也只是秘密送到贩卖地点而非家。他售卖的家禽因为体肥肉多,颇受欢迎。同样吸引人的,还是他售卖那些精选的粮食,不论是麦子、红薯或小米,皆是最优质品种,个头出众,使得他在贩卖时总是人群追捧的对象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他所需求的玉器碎片越发难以获得。

    李虎搜集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,只剩下品质优良的玉器可供交易。这种珍贵之物他无法常得,仅能偶尔入手。

    然而随着粮食愈发紧缺,玉器的价格势必下跌,待时日久了,他期待以更廉价的粮食换取更多优质玉料。

    李虎确信不久之后,他便能在粮食市场上用粮食换得丰富的玉材,因为连清朝末年的贵族和不习惯杂粮的资本家都会因买他的粮食。

    李虎已按捺不住要展开行动,但为了慎重行事,他还是决定再耐心等候,直到黄昏时分。

    四合院中众人纷纷结束工作,回到家中。令李虎意想不到的是,有人特地来找他——不是别人,恰是张家村里的人气人物张小军,即那位在他陷入困境时伸出援手的老村长孙子,如今他已成为钢铁厂正式的厨师,每月赚取30元薪水,村子里的人都对此感到羡慕不已,每次他归来,仿佛身上自带光芒,这让张小军十分感激李虎的关照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还在李虎的指导下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厨师。就连副厂长也爱慕他精湛的红烧肉技艺,每当有特别的宴会,张小军总是备受欢迎,得以获取额外的食物材料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,李虎对张小军的帮助是全方位的,包括改善生活水平直至落户城镇。也因此,每年赵小军(张小军的名字可能打错了,这里默认为张小君)必定到李虎家拜谢,一同畅饮,尽管并非节日也会造访。

    而今日不同,非节庆之时张小君到来实属稀罕。更让李虎惊讶的是,他还背着半袋粮食。“小君,你这是为什么?”李虎不解。

    “李哥,刘光奇告诉我,你把粮食捐给孤儿院了,我怕你吃不饱,就给你带了些粮食,别担心,我还储备了一些。”张小君解释。

    李虎欣慰笑道:“原来是这样,虽然我这儿暂时够用,但这让你操心了。走,跟我去看看。”

    二人进厨房后,李虎指了角落里的那整袋粮食,张小君看到实物方才放下心来。他知道李虎是个慈善的人,会把大部分食物都用于善举。

    见到李虎仍存有余粮,张小君才放心。但他还是好意提醒道:“哥,粮食短缺,听我爸说今年产量也不佳,日后想要买粮可就没那么容易了,还是得多攒点吧,以后少捐献。”

    哈哈,理解你的担忧,你的心意我心领了。李虎开怀大笑,两家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交往关系。他们之间的关爱与相互扶持让彼此都非常满足。

    愉快心情下的李虎邀请张小君一起喝酒,俩人畅饮尽欢。然而此刻,另两个与此相关联的人物——许大茂和傻柱却没那么快乐。许大茂眼神无光地躺在病床上,凝视着天花板,满是对未来的无尽绝望——由于某些无法挽回的事,他将失去作为男子的全部,这意味着他的生育可能性化为泡影。这个打击如同致命一拳。而这个失意的男人,眼中只剩下暗淡无光与哀怨悲痛,泪如断线般从脸颊滑落。

    徐爸爸和徐妈妈眼见此情此景,内心万分痛苦且对傻柱充满了憎恨,他们渴望能除掉傻柱就像一头蠢猪一样。然而他们明白那样做是非法的,因此不敢真的动手,但绝不会放过对傻柱的责任追究,期望能看到他在枪决台上。这个愿望对于身处黑暗中的傻柱来说,毫无

第141章 悄然而至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